首页
>>投资动态>>区县之窗
“5+2”主导产业攀“高”逐“新”,济南起步区成城市工业新增长极
发布日期:2025-09-03      信息来源:投资济南      访问次数:

8月28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济南起步区专场,介绍济南起步区推进工业强市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构建产业体系,谋划未来布局

确定以新能源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专用装备、人工智能产业为主导产业,能源供应、核技术应用为特色产业链的“5+2”主导产业链,并为每条产业链制定行动方案。构建“1+1+N” 未来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形成“3+X” 未来产业体系,规划建设5200 亩山东未来产业园,打造 “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 全链条空间载体。2021-2024年,起步区(直管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1.7%,新培育主导产业累计贡献产值近千亿元;今年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9%,工业投资增长29.5%,13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0项位居全市前列。

狠抓重点项目,强化推进落实

出台《进一步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推进服务机制工作方案》,提升全流程服务水平;围绕重点领域,建立未来产业项目储备库。1-7月,18个省级重点实施类项目投资完成率85.7%,33个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84.8%;山东能源钙钛矿光伏电池项目建成100MW中试量产线,填补长江以北平米级钙钛矿光伏电池研发制造空白;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3条生产线(年产能各1000台/套)有序运行;鼎点激光、温声玻璃等存量企业完成转型升级、扩产增效。下步将进一步推动山科人工智能和高端装备产业园等23个在建制造业项目“快投产、快见效”,推进工业母机产业园等7个拟建制造业项目“快开工、快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链建强补链,推动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聚焦科技创新,筑牢人才支撑

落地中科系院所、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等6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推动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济南基地,落地国际首台高空模拟细分领域试验平台装置;联合高校推进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超常规引入产业紧缺人才;通过股权投资、并购重组吸引优质企业。目前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2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7家,拥有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74家;引入院士团队2个,新增市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5人、硕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580人、青年人才4000余人;累计获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中科核技术研究院在医学影像、工业检测等领域实现关键部件国产化和产业化;激光装备产业大脑入选山东省2024年度“产业大脑”建设试点;启动“森蓝港”绿色科技元宇宙发布空间建设。

践行绿色理念,引领低碳发展

申报获批省级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省级绿电产业园试点、全省唯一综合智慧能源试点;建成投用500千伏先行变电站、110千伏后陈变电站,推进“聊热入济”北线长距离供热工程,建设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等冷热联供项目;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加快地热能综合利用,构建绿色能源供应体系。预计今年底“G”型网架初步形成;分布式光伏并网装机容量约4.4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约5000万度;建成山大二院新院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等3个冷热联供项目。

发展数字经济,深化数实融合

累计建设5G基站1792个,实现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重点区域深度覆盖;积极开展万兆光网试点,超前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推动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为30余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以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核心载体,依托链主企业孵化服务电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中小企业。5G网络实现城区连续覆盖,万兆光网试点有序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布局超前;激光装备产业大脑入选省级试点;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孵化服务相关中小企业近700家。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