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平阴县专场,介绍平阴县推进工业强市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产业集群能级跃升
明确以专用装备、先进材料、食品与生物制造3大标志性产业,宠物经济、人工智能和半导体设备2大新发展产业构成的“3+2”产业体系,“优存量”、“拓增量”;近三年累计推进351个工业新上和技改项目;形成全球最大流体输送产品生产基地,国内最大商用预焙阳极、阿胶原胶、聚异丁烯生产基地;高端装备零部件产业集群获评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炭材料产业成为第二个百亿级集群;平阴玫瑰品牌价值达34.05亿元,福牌阿胶入选“2024中国品牌价值中华老字号Top10”。
今年上半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7.6亿元,同比增长2.6%;工业企业营收、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3%、2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制造业投资增长30.2%。
科创引领育企赋能
建立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库,拥有9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库1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8.36%;建成12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深化与中科院、浙大等产学研合作,举办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利用“科融信”“鲁科贷”等政策支持成果转化;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6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9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0家、瞪羚企业39家,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核心支撑;引进3项以上省级科技人才,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备案金额超7000万元。
下一步,力争玫瑰新种质培育、炭素新材料等10个项目列入省市级科技专项扶持;新增6家以上市级研发机构;拟推荐申报40家高新技术企业、11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链群招商筑巢引凤
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2024年以来,通过“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等方式,成功盘活元首针织、山东东镇食品有限公司等10余万平方米闲置厂房;瞄准新兴赛道培育新增长极,充分发挥6个产业专班、2个机动招商专班作用,成立招商引资专班。平阴经济开发区上半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5.11亿元,实际使用外资897万美元;签约项目41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
下一步,将持续用好标准厂房及闲置厂房等优质存量资源,摸排主导产业在全国的分布情况、上下游链条中的大中型企业,精准锚定目标企业,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
数实融合绿色转型
建成5G基站1451处,重点场所通达率100%;推动1150家“企业上云”;培育26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引导企业软件研发,科德智能等产品入选省级首版次高端软件;澳海炭素获评国家级5G工厂,华玫生物成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科德智能入选2024年度国家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成效显著。推进风电、农光互补等清洁能源项目;创建各级绿色工厂41家、绿色供应链企业4家、绿色设计产品企业3家及1个绿色工业园区,10种产品获绿色认证;严控排放,炭材料企业达超低排放标准,2家企业达国家环保A级标准。
优化企业服务效能
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监测订单、用电等指标,常态化供需对接;涉企检查同比下降52%,落实“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机制。平阴经济开发区通过明确项目建设“工作专员”、组建项目保障专班,建立《开发区重点项目推进任务清单》,实行重大产业项目“周工作例会”制度,上半年完成工业投资22.92亿元;累计召开工作例会30余次,解决土地、资金、手续办理等困难事项20余个。对60余家重点企业实行全员包挂,累计办理企业困难4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