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资动态>>区县之窗
选择商河经济开发区的“六大优势”
发布日期:2025-08-15      信息来源:投资济南      访问次数:

商河经济开发区     六大优势

商河经济开发区是济南对接京津冀的桥头堡、新旧动能转换的产业承接地、省城北起城市拓展的新空间。今年以来,商河经济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经济发展主阵地、主力军作用,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锚定“打造高活力园区”目标,紧扣“四抓四提升”工作主线,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实现量质齐升。大浪淘沙,百舸争流,凭借“六大优势”为基石,商河经济开发区正以蓬勃之势,崛起为一座“产业集聚、创新涌动、开放包容、绿色宜居”的新型工业园区……

聚焦首位产业,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主引擎。高端医药化工产业现有规上工业企业39家,2024年实现产值64.2亿元,同比增速17.4%,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39.12%,到2025年底园区高端医药化工产业产值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3%。

聚焦主导产业,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现有规上工业企业38家,2024年实现产值36.5亿元,同比增长19.7%,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22.25%,到2025年底产值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

两大产业规上企业产值占比攀升至67%,较三年前提升13.14个百分点。随着恒瑞原料药生产基地、红日康仁堂药业、广日电梯等龙头项目相继落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汇聚,目前已培育形成以广日电梯、科源制药、红日药业、海耀新能源、凯美科技、科新药业、法瑞纳、马世基等为核心的产业矩阵,“龙头企业引领、关联企业协同、产业生态共进”的发展态势初步显现。

区位交通优越。目前,30分钟直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1小时直达济南国际机场、济南东站;3条高速纵横贯通(京沪、德滨、济高),济滨高铁设站商河(2026年通车);50公里半径覆盖京津冀、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圈。济滨高铁加快建设,德商高铁、雄济高铁规划设站,商河通用机场开航运营,距起步区,未来将实现11分钟直达遥墙国际机场、14分钟直达济南东站、1.5小时到达北京、4小时到达上海,商河正加快进入“陆空并存、高快一体”的发展时代。

战略定位明确。商河经济开发区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强省会战略等多重政策交汇,商河正处于发展机遇期、黄金期。同时,北接京津冀,南联济南主城区和起步区,位于德州、滨州、济南、淄博几何中心,具有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显著区位优势,是济南对接京津冀的桥头堡、新旧动能转换的产业承接地、省城北起城市拓展的新空间。

进步位次最大的园区。2024年,商河经济开发区在全省三组65个开发区中位列第21名,较2023年前进24个位次,首次进入省级开发区考核“二等”梯队,为全市同组开发区中进步位次最大的园区。13项指标总得分110.28分,整体得分率为79.05%,较2023年提升5.78%。其中,9项指标实现进位。前进20位以上的指标7项。

关键经济指标稳中向好。三年来,园区经济发展韧性持续增强,主要指标保持高位增长态势。园区规上工业企业135家,总产值年均增幅15%以上,数量年均增加10家以上,10余家企业产值实现50%以上的跨越式增长;园区主导产业集群效应持续释放,“首位产业”高端医药化工与“主导产业”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两大产业齐头并进,两大产业规上企业产值占比攀升至67%,较三年前提升13.14个百分点。

项目质量不断攀升。三年来,累计签约74家,合同利用资金达175.81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28家、过10亿元项目7家,引进了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项目、鸿瑞新材料项目、恒瑞医药、广日电梯、百斯杰二期项目等一批优质企业,项目质量不断攀升。(今年签约项目17家,合同利用资金57.23亿元,过亿元项目8家,过10亿元项目2家。)

项目推进成效显著。围绕“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目标,构建全周期项目管理体系。当前,园区共有重点项目57个,总投资173.36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4个、市级重点项目7个,县级重点项目31个;在重点推进项目中,过10亿元项目5个(鸿瑞、恒瑞、产发、科源二期、绿色循环),过5亿元项目10个,优质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产业引领力与投资价值持续攀升。目前在建宏济堂、马世基等项目32个,已形成“储备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格局。

创新项目推进机制。①链长牵头,高位推进。创新实施“链长+专班+专员”三级联动机制,由班子成员帮包担任产业链链长,实行“1+1”项目管家服务机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推行“一项目一专班”模式,为总投资173.36亿元的57个重点项目配备专属服务团队,从项目签约、手续办理、开工建设到投产达效全过程跟进。②思维导图,智慧管理。创新引入思维导图模式,构建“全域可视化调度、流程透明化推进、责任明晰化落实”的项目管理体系,为13个重点项目量身绘制“思维导图”,从要素保障、评价手续、规划设计、施工许可到纳统入库,明确各个环节、时间节点与责任人,按阶段环节掐表推进,确保项目按照既定计划进程有序推进。③考核倒逼,落实提速。项目推进成效纳入干部内部绩效考核,实行“周调度、月分析、季复盘”和“红黄绿”预警机制,对进度滞后项目“亮红灯”预警督办,以“清单定责、挂图督战”压实进度,倒逼项目建设加速突破,形成“签约即冲刺、拿地即开工”的强劲态势。

发展空间优势。目前,化工产业园内现有合规建设用地3630余亩,现有标准厂房8.8万平方米;化工园区外有合规建设用地4817亩;现有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其中,园区土地平整、集中连片,基础设施(道路、管网)易于延伸覆盖,可快速转化为项目用地,现有标准厂房具备拎包入住条件,为项目快速投产达效率夯实基础,是全市最具发展空间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在集聚高端医药化工、专用装备、食品与生物制造产业发展以及招引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方面较其他园区优势明显。同时,相较于省内及国内核心区域的化工园区,商河的土地成本具有很大优势。

“园中园”项目扩能提质。近年来,共规划建设“园中园”项目载体107.99万平,招引入驻企业43家,园区设施功能齐全,招引项目可“拎包入驻”。截至目前,已建成项目载体68.4万平,正在建设园中园项目36万平,即将开工建设6.54万平。其中,济南高端原料药产业基地项目6.2万平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将于11月初建成投用,目前已签约入驻企业6家;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二期)10.7万平、磐升医美康养产业基地项目6.05万平将于今年年底竣工;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三期)10.1万平正在进行主体施工,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项目(二期)6.54万平计划10月份开工建设。

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加速推进济南玉泉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实施产能扩容工程,保障企业蒸汽需求,逐步提升园区蒸汽供应水平。加快实施配套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一企一管工程本月完工,北区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建设工程9月份开工建设,南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由10000m³/d(立方米每天)提升至20000m³/d,同步推进水、电、气、热等配套工程与项目建设“同规划、同完工”,园区承载力显著增强。

特色配套设施完善。目前,园区配有双电源供电、双供水系统,危化品专用停车场、特勤消防站等设施完善,一体化应急指挥平台已投入使用,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提供全市唯一工业表面处理配套。同时,园区土地资源比较充足,现有符合建设用地规划的可利用土地近万亩,拥有合规建设用地3000余亩,具备承接大项目、好项目的优势。

完善“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助力产投集团发展壮大。全力发展集团及子公司自营业务,切实提升子公司市场化运作实效,进一步扩大集团营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良性互动,不断壮大资产规模,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力争年内加快实现产投集团“AA”信用评级。

全面推进高活力园区建设。逐步完善开发区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机制,强化督察考核,坚持激励约束并重,实行“干部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岗位能上能下”,坚决不打“糊涂仗”,积极倡树雷厉风行抓落实、立说立行抓落实。不当“太平官”,实行优绩优筹,以实绩轮功过,进一步提升园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严明的纪律规矩和过硬工作作风保障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强化供需对接,服务更加精准。深入开展“我为企业办件事”活动,去年以来,组织供需对接会12场次,促成高速新材料、马世基等企业供需合作意向5亿余元,助力广日电梯累计完成中标(签约)项目81个、销售电梯3253部,帮助54家企业解决用工需求2000余人,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化解融资需求10余亿元,有效打通企业发展“中梗阻”。

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更具活力。依托省级协同创新基地和济南市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组建生物医药产业知产联盟,推动企业与省化学化工学会、山东师范大学等3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达成共建合作意向。三年来,园区获评“国家级绿色低碳园区”“济南市工业互联网园区”“济南市绿色工业园区”等多项荣誉,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达42.2%。

优化政务服务,园区办事更加便捷。围绕“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全周期,开发区承接41项县级审批权限,推动80%以上审批事项实现“园区事园区办”,高频审批事项时限平均缩短1/3以上,真正把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园区服务质效的“硬指标”,以园区高效服务、暖心服务促进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生活配套齐全,园区服务更加完善。建有人才公寓292套,室内配有独立卫生间、有线电视、网络、暖气、空调等。目前在建保障性租赁住房717套,计划今年下半年交付使用。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