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下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济阳区专场,介绍济阳区推进工业强市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项目攻坚
投资增速领跑,建设质效双升
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通过入企辅导、集中培训谋划优质项目,建立调度机制跟踪服务,协调土地、能源、资金等要素保障项目推进。2023-2024年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22.3%、20%;2025年以来实施工业项目89个,完成工业投资26.26亿元,同比增长47.8%,列全市第二;2023年以来出让工业用地3932亩,推动国瑞能源风电等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5亿元。下步将加力项目建设挖存量,加强精准招引扩增量,聚焦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引进5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加速竣工投产提质量,协调解决项目瓶颈,发挥政策扶持作用,确保项目早日投产。
产业升级
链群生态成型,特色优势彰显
聚焦“3+2”主导特色产业,食品饮料产业集聚旺旺、统一等160家企业,占工业产值超50%,构建完整体系,获评“全国十大食品工业强县”等;智能制造产业围绕比亚迪引进20个配套项目,液压升降平台产业2024年规上企业产值15.8亿元(同比增35.58%),家用电梯产业占全国细分市场1/5;生物医药产业6家规上企业年产值超20亿元;特殊食品产业规划建设中国(济南)特殊食品城,成立产业联盟,亚西亚药业巩固全球最大食用胆碱生产地位。下步将加大“链主”企业培育,加快上下游链式招商,招引能级高、规模大、辐射强的头部企业和领航型项目,构建“主导产业集聚、特色产业鲜明”的格局。
动能转换
创新驱动加码,活力能级跃升
推进数字化转型,建成5G基站2617个,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82.2%,14家企业获评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强化创新主体地位,2024年研发经费投入11.45亿元(较2022年增251.2%),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省级“专精特新”91家、高新技术企业245家等,2023年以来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18个,技改投资年均增长37%;提升绿色能级,光伏装机31.5万千瓦,建成3万千瓦生物质热电项目,国瑞风电项目在建,建成后可再生能源装机近70万千瓦,绿色电力占比超85%。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力争2025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创新平台,分层次培育专精特新、瞪羚等企业,新增30家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
生态赋能
服务保障提质,发展环境优化
创新服务机制,制定《“十四五”优化营商环境规划》,推出68项增值服务,实行重点项目“揭榜挂帅”等机制;保障要素供给,完成济北开发区扩区调区(面积从5.86平方公里扩至14.99平方公里),2023年以来增加建设用地12907亩,争取各类资金117亿元,新增企业放贷326亿元;引育人才,出台“闻韶人才计划20条”,累计引育技能人才2.7万人,入选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11人。下步将持续践行“四到”服务理念,强化政策和要素保障,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促进“政银企”高效对接;加快组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产业引导基金,助力优秀工业项目招引落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