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中区专场,介绍市中区推进工业强市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筑巢引凤:载体空间提质扩容
布局济南都市工业承载区,构建“一主三副”园区组团,重点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力装备等5个新型产业园区。率先推动M9产业用地落地,完善“四纵四横”主干路网和“十三纵七横”支路路网,配套110KV输变电工程等电力设施,提升载体承载力。
聚链成群:主导产业量质齐升
近三年累计储备工业项目330个,总投资超900亿元,济中智立方、未来云谷等新兴载体“串珠成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企业40家,规划算力4600P;新能源装备产业汇聚企业50家,2024年实现产值70.4亿元;空天信息产业2024年营收131.6亿元;高端软件产业2024年规模达354亿元。产业链群规模不断扩大。
智改数转:数字赋能深度渗透
成立应用场景研究院,推进“千兆城市示范区”建设,累计建成5G基站5481个,建成确定性网络1.45万公里,实现5G网络深度覆盖,国网电力“火石”平台覆盖全省133个行业(连接设备超170万台),获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5G全连接工厂等。打造国家级、省级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15个,山推建友5G工厂入选工信部名录。强化校地企协同,促进机器人、大模型等“硬科技”落地,预计2026年累计培育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5个以上。
生态赋能: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2024年登记技术合同1400余份,成交突破100亿元;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省级专精特新54家,省级瞪羚企业22家(同比增长2.6倍)。组建“百亿级基金群”,包括产业投资基金、低空经济专项基金等5类基金,目前已与12家机构合作,储备规模超80亿元,首批24亿元基金预计2025年8月底前落地。布局创新平台,建设应用场景研究院、空天技术创新中心等,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年均引进青年人才2万余人,集聚海内外院士22名,强化人才支撑。
五大主导产业发展状况
·人工智能产业:构建“高算力+大模型+强应用”体系,推进中科超级云计算中心等智算项目,打造二环南路人工智能产业带,培育行业大模型和典型应用场景。
·新能源装备产业:依托山东能源互联网集聚区,以山东电力设备、西门子能源为龙头,建设电力战新产业园,布局特高压绝缘材料等上下游产业,打造高端电气装备集群。
·空天信息产业:实施“场景拓展、能级跃升”等四大行动,建设“一园两谷多点”特色园区,推进“飞服网”“智联网”等设施,打造低空场景应用先行区。
·高端软件产业:实施“名园、名企、名品”培育行动,发展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应用软件+人工智能”生态布局。
·汽车产业:聚焦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依托党家片区工业基础,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拓展车联网等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