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山城重庆,热浪与热情交织。10日,一场以“济遇山城 智造未来”为主题的汽车产业链合作精准对接会在此举行。济南市投资促进局联合重庆市山东商会,携手济南高新区、莱芜区、济南起步区以及产业链头部企业和投资机构,搭建起跨区域产业链协作的“高架桥”。
这场对接会上,济南精心搭台、精准对接,两地产业资源诚心“握手”,开启了一场高效务实的“双向奔赴”。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投放”
重庆与济南,一个是西部制造重镇,一个是北方产业高地,在产业基础、区位交通、科技创新等方面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山水相逢,发展同频共振,一场产业协同的“双城记”就此上演。
此次对接会精准聚焦汽车产业链,邀请了与济南产业链高度契合的重庆企业参会。会上,济南不仅展示了自身的产业与资源优势,还针对重庆企业的具体需求,提供了详尽的合作方案与投资指南,确保每一份资源都能精准对接到最需要的企业手中。
活动采取“主题推介+恳谈交流”的形式,现场布置U型桌,济南招商团与企业面对面,让参与各方都“唱主角”。交流环节,来自重庆的企业代表依次发言,自我介绍后直奔合作主题,表达了合作意向,提出了发展诉求。济南精准回应,合作火花激烈碰撞。
此外,参会的济南代表中还出现了中泰证券、济南财金集团等重量级投资平台,形成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资本赋能”的立体化对接场景,将为落地项目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这种“精准投放”不仅提升了招商效率,还展现了专业性和灵活性,为两地产业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变“单打独斗”为“组团打擂”
对接会上,济南高新区、莱芜区、济南起步区等代表纷纷上台,展示各自区域的产业特色与资源优势,向重庆企业发出了诚挚邀约。
莱芜区,拥有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在龙头牵引作用下,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汽车产业集群,同时精品钢产业基础好,可推动钢材产品融入汽车产业。期待更多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建设。
济南高新区,小鸭精工等本地企业在汽车装备制造等领域技术领先,同时积极打造全链条汽车消费生态圈,聚集了博世、大陆等众多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企业,可助力企业快速对接优质供应商,缩短供应链半径,降低成本,提升协作效率。
济南起步区,在比亚迪落户后,已形成“智能工厂+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格局,落地了一批涉及半导体、座椅等领域的配套项目,同时“智能车九条政策”对新引进的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项目将提供多种支持。
以前,区县招商往往各自为战,这次由市投资促进局牵头,形成了招商合力,不仅让重庆企业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济南的产业发展情况,也增强了与济南合作的信心与决心。
解“当下之需”谋“长远之道”
这场跨越千里的“济渝之约”,在看不见的会前和会后,同样藏着济南的诸多用心。
对接会上,人手一份的“参会材料”中,除了企业简介之外,还多了一部分“合作诉求”,列出了企业当前的需求与合作意向。这一处工作细节背后,其实是市投资促进局提前统筹的结果。会前,组织招商团队提前了解企业合作需求,并赴重庆多家重点企业实地调研,进行面对面座谈交流,为企业量身定制合作方案。
会后,市投资促进局又根据企业现场反馈进一步优化合作方案,跟进项目洽谈落地进展。依托一场招商活动,串联起产业链供需两端,构建起从“按图索骥”到“精准落地”的完整通路,并辅以长效的精细服务,助力合作意向驶入落地投产的“快车道”。
从精准搭台的招商策略,到精心撑场的服务升级,再到精细铺路的生态构建,济南在选产业“搭子”的路上越走越“精”。今年以来,市投资促进局进一步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发挥“信息接收器”和“功效放大器”作用,绘制产业招商图谱,梳理在谈项目清单、拟招引目标企业清单,谋划长远的发展蓝图。
济遇山城,智造未来!期待两地携手,有更多项目落地开花,共谱汽车产业合作共赢、互促共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