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资动态>>工作动态
济南向“芯”而行,打造半导体产业高地
发布日期:2025-04-21      信息来源:投资济南      访问次数:

集成电路产业俗称“芯”片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枢纽。长期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缺失,一直是制约其向高端领域攀升的重要因素。

近日,济南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产业新动能,重点打造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高地。

中国“芯”要中国造。在第三代半导体快速发展的当下,国内很多城市正在加码布局,力争实现“弯道超车”。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经济大省省会,济南又如何以“芯”为笔,在“卡脖子”领域破局突围?

(一)

提到济南的半导体产业,还要追溯到半个多世纪前。1964年,济南半导体研究所生产的二极管,成功应用于我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计算机,不仅标志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重大突破,也为济南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济南也加快了在这一领域的布局。2008年,济南获批“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为济南半导体产业汇聚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搭建了广阔的舞台,产业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

特别是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后,半导体产业作为信息技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前沿领域的核心支撑,成为济南重点发展的对象。为此,济南发布了《关于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形成500亿级产业规模”的目标,并配套最高2000万元的财政奖补政策,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近年来,济南市在半导体产业领域持续发力,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项目推进方面成果丰硕。比如,在碳化硅衬底技术领域,山东天岳先进一马当先,其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12%,稳居世界第二的宝座,且8英寸产品性能与国际行业巨头相比毫不逊色。在氮化镓单晶衬底方面,山东晶镓半导体成功实现2英寸GaN单晶衬底的量产,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为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对高性能半导体材料有着迫切需求的新兴领域提供了关键支撑。而在激光芯片领域,华光光电自主研发的千瓦级碟片激光器泵浦源,有力推动了高端激光装备国产化替代进程,使我国高端激光装备逐步摆脱对进口产品的依赖。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彰显了济南半导体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与决心,也为济南打造半导体产业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8月12日,世界集成电路协会发布2023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白皮书,济南入选全球半导体产业百强榜。

在国外技术封锁的艰难时刻,济南半导体产业能够迅猛崛起,得益于这座城市雄厚的教育资源与强大的科研实力,为半导体产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筑牢了根基,构筑起天然优势。

比如,山东中晶芯源半导体碳化硅(SiC)单晶衬底材料,其技术来源于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公司与山东大学建立了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设有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化基地、山东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山东大学-中晶芯源碳化硅半导体联合实验室。

比如,山东恒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与山东大学、济南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经过两年的攻关,经历了数十次失败,研发团队相继攻克12英寸铌酸锂晶体生产设备的设计、晶体生长及缺陷控制、晶体后处理等全链条关键核心技术,终于在全球首先突破了12英寸铌酸锂晶体生长技术,标志着我国光电子产业关键材料的发展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还有,山东晶镓半导体董事长张雷的学术背景,正是济南“教授董事长”现象的生动注脚。在济南,这种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深度联动,不仅为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源头活水,更为产业突破“卡脖子”难题注入了强劲动力,使济南在半导体领域具备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竞争力,为打造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高地筑牢了智力支撑与创新生态。

当然,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动也少不了市委、市政府的助力。为了让科学家“不愿转”“不敢转”变为“想转化”“敢转化”,让科技“成果”变为“金果”。济南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支持高校院所联合企业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布局建设济南市量子信息概念验证中心、济南市集成电路概念验证中心、济南市高端医疗装备概念验证中心、济南市智能技术与装备概念验证中心、济南市铌酸锂光电集成芯片概念验证中心,让济南科技创新之路将越走越稳。

(三)

在全球贸易摩擦、技术封锁时有发生的大背景下,实现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打造中国“芯”,成为我国产业升级与国家安全的必由之路。

此时,济南剑指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高地,无疑是顺应时代大势、契合国家战略之举。

按照济南集成电路产业规划——到2025年,济南集成电路设计能力将明显提升,材料、制造、封测技术和产能形成重大突破,产业链闭环生态基本形成;培育8—10家龙头企业,20家以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领先企业,形成500亿级产业规模,在功率器件、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聚高地和创新发展高地。

在政策支持方面,济南可谓不遗余力。除了出台一系列全面且极具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外,济南还积极举办各类半导体产业论坛和活动。诸如2025年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半导体专用设备产业发展论坛、2024山东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对接交流活动等。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搭建起广阔的交流平台,有力促进了产学研用各方的深度融合,让知识、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在交流碰撞中实现高效配置,为济南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发展环境。

在产业集群方面,济南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园成效显著。作为山东省重点打造的半导体产业集聚区,园区以宽禁带半导体为核心,涵盖研发、中试、生产、办公、生活配套全产业链,汇聚了山东力冠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山东天岳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优秀企业,形成上下游贯通、产研用一体、大中小企业协同的发展生态。此外,园区还为企业提供研发支持,推动行业领军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创新资源要素和应用场景;配套专家公寓、餐厅等设施;联合政府、投资机构提供产业基金支持;定期举办行业论坛、技术交流会,帮助企业对接上下游资源等。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济南定能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高地的建设道路上稳步迈进,实现半导体产业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与繁荣发展贡献强大的济南力量,让济南的“芯”光闪耀世界舞台。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