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资动态>>工作动态
剑指“全国AI领先城市”,济南发力打造人工智能新高地
发布日期:2025-04-02      信息来源:投资济南      访问次数:

从ChatGPT横空出世掀起全球AI浪潮,到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异军突起火爆出圈,一个新的时代——智能时代已经到来。

今日之寰球,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发展、城市竞技的重要赛道。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前瞻性布局,济南正在悄然书写属于自己的智能时代答卷——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济南高地”,推动城市加速向“全国AI领先城市”迈进。

本月通过验收的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将为济南打造人工智能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夯实基础支撑 构筑核心竞争力  3月8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郑纬民领衔的专家组,经过现场查验,一致同意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这是山东首个突破E级的高性能智算集群,也是目前省内算力最强的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算力规模达1030PFlops。项目致力于打造“AI一站式服务中心”,拥有提供算力、数据、算法及服务全链路的能力。

项目自去年8月建成以来,经过6个月的试运行,集群运行情况稳定,服务可用性达到99.999%以上,已为头部科技企业、科研院校和中小企业提供算力服务。作为软硬一体的综合性大模型孵化服务中心,项目正式竣工投用,将为济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三区叠加’城市,济南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具备坚实基础,在算力支撑、数据资源、产业生态、人才保障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算力支撑方面,已建成投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等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达4568PFlops,其中智能算力3877PFlops,占比超过84%。通过构建多元异构算力矩阵,济南已实现从传统超算向智能计算的跨越式升级,将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提供“超级引擎”。

数据资源方面,济南全市数据产量总规模已达144.8EB,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累计采集公共数据417亿条,累计开放公共数据25.4亿条,建成全市通用共享“数据湖”;建成32个行业数据集,数据总规模达到6500TB。这为大模型训练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底座,成为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数字沃土”。

建成济南数算法全要素融合调度平台,汇聚政务、交通、医疗等多领域数据,全市算力中心及多地市算力资源,聚合山东大学等提供的算法,打造模型仓库、算法仓库、算力仓库和任务仓库,便于各方按需接入、提交需求、下发任务,完成产品交付。政府侧通过发放算力券、算法券、数据券等政策包,为产业发展赋能。

作为山东唯一、全国第二的综合型中国软件名城,济南数字产业实力雄厚,拥有规模以上软件企业2000余家,其中人工智能企业415家(占全省46.9%),2024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预计突破420亿元。

全市拥有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平台53个,大模型企业52家(占全省50.48%),在研和已投入使用的大模型产品已达66个,11个大模型产品通过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7个大模型产品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均居全省首位。

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济南地处京沪之间,可快速链接两地企业及人才。济南还拥有52所高校,在校生约70万人,可为济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山东大学、浪潮集团等顶尖产学研力量,可为构建全域协同的创新网络、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场景革命 提速数字化转型

3月7日,济南首批42名“数智员工”上线,开启了数字政务新纪元。这些“AI公务员”可为通用办公、公共安全、行政审批、社会保障、公共资源交易等9大领域,社保卡申领、道路积雪监测、警务OCR识别、数字社工等110个高频场景提供穿透式解决方案。根据计划,年内济南将通过两轮次推进计划继续上线“数智员工”,在全市范围点亮200个人工智能特色场景。

通过AI赋能,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在全国首批实现了企业养老保险转移业务全流程智能化办理,有效人工可替代率达80%。目前,济南社保“数智员工”已在市本级和各区县推广使用,探索推进62个应用场景,贯穿社保经办、数据审核和风险防控等多个环节,累计经办各类业务30.2万笔,节省业务经办时间6600余小时。

在“数智员工”助力下,济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购文件编制效率提升80%以上,废标率下降50%以上,信息发布效率提升40%以上,质疑几率下降30%以上。

政务领域着力构建“AI治理”新模式,民生服务领域则在加速描绘普惠生活的智能图景。在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泉心泉意”政务服务大模型已实现“房产”“社保”“医保”“公积金”等民生关键数据授权边说边办服务,下一步将上线20个AI助手,方便市民通过语音办理公积金提取等200余项业务。这种无处不在的智能服务,正在重新定义智慧城市的内涵。

“济南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已在制造、医疗、能源、教育、交通、物流、文旅等17个重点行业领域落地赋能。”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办公室上述负责人表示,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日前公布50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济南入围案例数量最多,达33个,占比66%。

在工业制造领域,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正不断涌现:

在浪潮海若大模型的加持下,济南生物医药企业药物研发前期科研人员由10人精简至2人,每周处理专利数由300件增加到3000件,靶点提取准确率由60%提升到90%;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的智匠·工业质检大模型,针对工业品缺陷检测难题,构建了60余种类型、百万级缺陷数据库,帮助企业降低漏检率38%,检测效率提升15%;

由华为、云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能源集团联手打造的全球能源行业首个商用大模型——盘古矿山大模型,已开发9大专业48个应用场景,算法准确率超95%,泛化性超70%,显著提升了矿山智能化水平;

……

济南拥有41个工业大类和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AI带来的智能转型,正在重塑济南制造业竞争力,推动“济南制造”向“济南智造”跃升。截至目前,济南已获评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102个,山东省人工智能行业优秀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典型应用场景112个,入选数量均居全省第一。描绘未来图景 打造产业新高地

3月13日下午,济南发布首批12个总规模超500TB高质量数据集,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这些数据集涵盖工业制造、医疗健康、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绿色低碳、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将全部上架至济南数据要素流通服务平台,为大模型企业提供服务。

在此之前,济南市大数据局宣布,为支持AI创新发展,济南将免费为AI开发者提供五项“大礼包”,包括100小时GPU资源、100个AI前沿算法、100TB开放数据集、100个AI应用开放场景,以及100处AI创业开放办公场所,构建起从研发到落地的完整支持链条,吸引AI开发者在(来)济创新创业。

“这项政策的发布,是济南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研发创新与应用推广的又一新举措,为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投资环境。”海创航星信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为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济南还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政府部门和核心骨干企业共同参与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机制,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重点项目,采取“政策包”“算力包”“数据包”“订单包”等多种方式,围绕人工智能三要素开展专项攻坚行动,目的是构建“算力引擎驱动、数据价值释放、模型迭代创新、场景深度融合”四位一体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生态体系,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的人工智能“济南高地”。

“聚焦打造‘全国AI领先城市’,济南将加快建设区域算力枢纽,建立算法-模型双向演进机制,深化垂类场景开放生态。推进‘城市合伙人’模式,招引领军头部企业,以项目场景激活全链条生态,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形成‘项目主导、主体明确、市场运作、长短结合’的发展闭环,全方位构筑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打造数字经济领域另一个万亿规模的核心增长极。”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办公室上述负责人表示。

算力供给方面,深度融合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布局,实施“算力泉城”提质赋能行动,着力构建“供给充沛、使用充分、效能优越、安全可靠”的算力服务矩阵;

聚焦大模型训练数据需求,构建“1+5+8”(1个大模型语料服务平台,5类“采、洗、标、测、用”数据服务,8类语料库)人工智能数据服务体系,支撑基础大模型研发和垂直应用,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保障。

推进策略方面,济南将坚持项目化组织、清单化管理、工程化推进、市场化运作的协同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区县(功能区)和产业园区资源优势,加大项目招引和本地企业培育力度,“市区一体、政企一体”全员全域全量推进项目落地,打造具有济南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蓝图已绘就,未来更可期。凭借政策扶持、算力支撑、数据资源及场景落地等综合优势,济南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各领域深度融合,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人性化、可持续化的“全国AI领先城市”迈进。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