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4月14日,山东省在北京学习考察对接工作。
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出席活动。
对接交流会。图片来源:大众新闻
此次山东党政代表团进京之行,上午参加对接交流会,下午走访企业、科研院所等,行程紧凑、收获颇丰、看点十足。
二
北京和山东缘何携手?
北京作为首都,承担着“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而山东是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农业大省和海洋大省,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资源禀赋。
京鲁深化合作,不但可以赋能两地发展,更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必行之举。
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行动方案(2025—2027年)》,部署6项重点任务、21项措施,提出全方位深度对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考察现场。图片来源:大众新闻
此外,从产业看,京鲁双方科创合作日益密切,驻京科研院所在山东深度布局,建设了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青岛研究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
此番考察团走访,山东可以通过学习北京的创新经验,加快自身的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企业。
三
京鲁携手,有何收获?
本次考察团一行前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小米汽车智能工厂学习考察。
5个考察点,全部与“科技创新”有关。而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量子信息……这些正是山东正在极力赶超的领域。
从“行者泰山”人形机器人到高分辨眼底三维影像医疗设备,从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到12英寸碳化硅衬底……山东并不缺乏创新基因,今年年初,山东还提出加快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剑指全国创新策源地。
向北京取经,山东意在学习创新引领、数智赋能的新路径新模式,更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四
此外,此行京鲁双方还明确了多个合作方向。
在科技领域,共同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技人才交流培养,推动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产业链协作方面,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领域,携手培育发展新增长点。
文旅对接方面,探索开发更多特色旅游线路和产品。
在开放互鉴方面,深化北京空港与山东海港协作,推动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互鉴。
绿色发展合作方面,支持两地企业围绕氢能产业加强项目合作。
当天,双方签署《北京市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这份合作框架协议,昭示着两地战略合作翻开新的一页,通过加强战略对接,双方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