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资动态>>区县之窗
抢抓新风口 竞逐新赛道 看济南各区县产业如何焕新启航
发布日期:2025-03-06      信息来源:投资济南      访问次数:

产业升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仅能提升产业竞争力,还能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创造更多社会效益。如今,济南各区县正以崭新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近日,记者走进部分区县,探访他们在产业焕新升级上的新路径。

历下区  

聚焦科技创新  

力争产业升级新突破  

当前,历下区正加快从科教资源大区向科技创新强区迈进。科技创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导动力。今年,历下区将围绕增强区域性科技策源引擎、成果转化枢纽、产业创新阵地三大功能,推进实施一系列改革攻坚行动。

历下好成果展厅内部  

以山大路创新创业生态圈、CBD科创金融生态圈、历下经开区产业创新生态圈为核心承载区,加快完善“实验室—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平台—产业孵化器—产业园区”的联动布局。系统梳理创新先发优势,在具身智能机器人控制及训练、高能量密度电池研发、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方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集成式创新,鼓励高校院所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力争国家、省级实验室实现新突破。  

依托山东人工智能产业园等专业化园区,与高等院校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产业孵化平台,加快完善服务功能,带动山大路沿线创新创业生态整体提升。提升济南国际人才创新中心服务人才项目、促进成果转化功能作用,建成全省首个“科技成果超市”。支持历下经开区完善研发试验、产权保护、算力服务、检验检测等配套功能,打造创新先导的都市工业集聚区和前沿技术应用示范区。  

聚焦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两大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方向,加大科技招商、场景招商力度。依托工业机器人操作系统、工业物联网、大型软件中间件等优势领域,服务关联性强的研发、制造环节落地发展。实施科技领军企业“育苗”计划,支持研发投入大、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业带动性强的重点企业,“耐心陪跑”,扶持壮大,力争新增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家。

济南统一企业有限公司生产线

市中区  

深度践行数智赋能行动  

为龙头产业集群创造先发优势  

近年来,市中区积极响应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深度践行“人工智能+”“5G+”数智赋能行动,全面推进千兆光网与5G基站建设,加速山东未来云谷存算一体化数据中心等算力、存力基础设施布局,推动确定性网络向区县、园区、企业纵深渗透,不断扩大覆盖范围,拓展应用领域。在这一背景下,市中区率先开展行动,快速部署落地DeepSeek-V3和Deep-Seek-R1大模型,为服务能源互联、现代金融、数字经济、低空经济、都市工业等济南市龙头产业集群创造了先发优势,为实现济南在垂直领域行业应用突破、打造算力新高地产业目标提供了坚实支撑。

山东未来云谷  

近日,济南市中未来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华为基于市中区存算一体化智算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节点)国产昇腾算力部署DeepSeek- V3和DeepSeek-R1大模型,并在“市中云”实现业务上线,助力“昇腾+DeepSeek”在智慧政务服务、智慧医疗等场景的快速应用。  

DeepSeek在区域本地化的部署上线,将DeepSeek的AI大模型安装在本地服务器,不依赖云服务。以市中区为例,DeepSeek部署完毕后,市中区相关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将通过市中区存算一体化智算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节点),为驻区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驻济高校及园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更敏捷、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存力、算力采购与运力调度服务、行业模型训练及推理、智能体、低空场景开发、数字化等服务。相较于DeepSeek的APP端和网页端,本地部署后,DeepSeek能够对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和微调,企业也可租用算力使用模型进行内部赋能,满足个性业务场景需求。  

据悉,市中区存算一体化智算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节点)是市中产发正在全力打造的集算力、算法、存力、网络、模型、数据、应用于一体的自主创新样板点。该中心依托国产昇腾算力,已实现统一管理平台、确定超融合网络,实现算力、存力、运力高效协同调度,构建以“自主可控、高效算力、确定网络、先进存力”为引领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体系,助力市中区成为山东省产业聚集高地、数据要素场地、应用创新领地,推动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辐射能力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树立以网强算、以存固算、以用促算的存算网用一体化发展全国样板。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在市中区的部署,通过“昇腾+Deep-Seek”适配示范,吸引上下游企业落户市中区,形成完整的AI产业链,为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天桥区  

开局冲刺  

产业锚定“升级”新高度  

在天桥区丁太鲁新徐片区城中村改造施工现场,昔日的低效用地正蓄势蝶变为宜居社区与现代产业交融的示范区。这一总投资29.7亿元的项目,将植入安置房、学校、公园、商业等业态,成为天桥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加速推进产城融合的缩影。

天桥区2025年重点项目春季集中开工活动现场  

而3公里外的中建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则瞄准机器人智能研发,投产后将吸引带动一批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及控制器等硬件制造、软件开发企业协同发展,预计可实现年营收20亿元。  

近日,天桥区2025年重点项目春季集中开工的轰鸣声,奏响了传统产业向“高、智、绿”转型的序曲。新开工的丁太鲁新徐片区城中村改造、中建机器人、齐鲁国际品牌港、绿色环卫中心等20个项目中,60%与产业链生态相关,加速推动工业、商贸等传统产业向高端装备、数字互联网等领域渗透。  

政策创新为产业跃升注入持续动能。近年来,天桥区实施加快建设工业强区三年行动(2024-2026),聚力打造新型功能材料和智能制造装备两大百亿产业集群,工业技改投资增速不断加快。推动商贸产业转型升级,30万平方米的金牛建材家居博览中心建成开业,泺口服装城被评为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系统十大(专业)领军市场,承办2024济南时装周开幕式。  

营商环境方面,在全市首推工程建设项目占绿事项“云勘验”“审批服务直播+”等新模式,线上解决企业和群众问题3000余个。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45个“一件事”落实落地,“三员两综一核”集成服务模式被评为全省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优质服务产生的叠加效应已经显现:2024年全区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97亿元,排名全市前列,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80家。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格局正渐次成型。

章丘区  

聚焦优势产业链  

为工业发展提供“数实融合”新样本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革,山东章鼓积极响应山东省大力推动的工业技改提级行动,与浪潮数字企业以及招商引资企业小望智造、鲸头鹳科技等,联合创新“智改数转”发展模式,抢占发展“智”高点,将710车间改造升级成为数字制造车间,通过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车间数字化转型,提升产能,控制成本,推进风机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据悉,710车间将实现总库存降低37%以上,产能提升72%,产品加工周期降低50%以上,生产制造成本降低61%,仓库占地面积降低50.69%,场地单位面积产能提升98%。未来山东章鼓将以710车间升级改造为样板验证章鼓智造体系,并在其他集团公司和工厂进行快速复制。

山东章鼓正通过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车间数字化转型  

自2016年起,浪潮集团与山东章鼓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和新旧动能转换,在经营管理、生产运营、产业链生态链等多个领域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2023年,在产业链供应链领域,浪潮与山东章鼓共同打造了区域特色“鼓咚咚”供应链数字采购平台,通过共享供应商、分享使用体验、改进采购计划,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全流程协同发展。  

章丘区工业基础雄厚,工业制造企业大多以工厂制造加工为基础,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098.1亿元,从原材料、燃料采购到产品的销售和出口,蕴含着巨大的贸易潜力。“鼓咚咚”的落地是章丘区“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的乘数效应,章丘区商务服务中心践行区委区政府“稳农业、强工业、重点突破服务业”工作部署、立足章丘工业产业优势、创新商务服务工作、探索“工贸分离”路径的一大成果。  

下一步,章丘区将紧紧围绕“重点突破服务业”工作部署,借鉴工贸分离“章鼓模式”,聚焦新材料、机械装备、建工建材等优势产业链搭建可复制和可推广平台,切实实现中小企业降本增效、整合上下游资源,建立“产能共享制造”“线上集采集销”“数字供应链金融”生产经营模式,通过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协同发展,为章丘工业发展提供“数实融合”新样本。

济阳区  

以“链式思维”重塑产业生态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培育  

济阳区深谙“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发展逻辑。2025年被定位为“项目提升年”,通过“四抓四提升”工作机制,构建了涵盖谋划储备、落地实施、在建推进、后评价的“四库联通”体系,确保项目滚动接续、梯次推进。这一体系不仅强化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更通过领导包挂、专班推进、定期会商等创新机制,为项目建设注入“加速度”。同时,济阳区以“链式思维”重塑产业生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  

传统产业焕新。食品饮料产业依托旺旺、统一等龙头企业扩能增效,特殊食品产业基地加速建设,晏龙国科、嘉能嘉等项目即将投产,推动“济阳制造”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新兴产业突破。生物医药领域引入领帆生物科技项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全芯达项目竣工投产,数字经济新赛道培育上云企业50家,打造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开放协作深化。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新引进台资及关联项目40个以上,依托产业引导基金探索基金招商模式,形成“头部企业+产业集群+特色园区”的发展格局。  

2025年的济阳,正以“拼”的姿态、“闯”的劲头、“实”的作风,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书写新时代的“济阳答卷”。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