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资动态>>投资资讯
浙江书记易炼红新春部署:人才是第一资源、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发布日期:2024-02-23      信息来源:济南市投资促进局      访问次数:

01易炼红: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的观念!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浙江考察,赋予浙江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新定位新使命。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浙江倾情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要立足新定位新使命,深刻把握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从现代化先行的核心支撑看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构筑人才竞争新优势的固本之举,从现代化先行的基本路径看是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招,从现代化先行的根本目的看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长远之策,从现代化先行的深层力量看是开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新境界的根本之举,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更大格局,进一步全面打造勇创新敢争先、能担当善作为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

要以人为本、精准发力,在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上勇突破、善创新,以“大人才观”广开育才、引才、聚才、识才、用才、护才之路,加快打造勤廉并重的新时代党建高地、各类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示范引领性的省域技能型社会,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提供坚实人才支撑。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实“五个过硬”,一腔热血铸忠诚,一心为民践宗旨,一身本领善担当,一马当先争一流,一尘不染重勤廉;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要落实“努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和“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要求,胸怀家国能担当,勇攀高峰能闯关,开放合作能包容,追求真理能坚守,十年一剑能出新,敢为人先、执着专注、深耕主业、追求卓越;高素养劳动者队伍要落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要求,自信自强有志气,勤学钻研有本事,奋斗拼搏有激情,争创一流有追求,敬业奉献有境界,形成集共性、个性于一体的高素质、高水平、高素养内涵,展现眼界格局新气度、能力跃升新气象、干事创业新气势。

要树牢“大人才观”,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的观念,树牢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的观念,树牢人才不问出处、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树牢现代化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树牢跳出人才抓人才、贯通一切抓人才的观念,以思想大解放引领实践大跃升。要聚焦培养人、探索育才新体系,聚焦吸引人、构筑聚才新优势,聚焦激发人、构建励才新机制,聚焦成就人、筑就用才新格局,聚焦塑造人、涵养铸才新生态,聚焦尊重人、提升爱才新温度,让浙江成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之地、向往集聚之地、担当拼搏之地、价值实现之地、自我超越之地、情怀激扬之地。要重点实施政治领航铸魂行动,持续推动政治建设走深走实,加强干部政绩观全链条闭环管理,全方位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三支队伍”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实施“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激励保护行动,深化打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组合拳”,拓宽干部成长通道,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实施战略人才引育行动,着力造就拔尖人才,创新海外引才方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浙商再出发“雄鹰”行动,加强正向激励,支持破难开拓,助力新老传承;实施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行动,着力构建技能培育体系、创富体系、生态体系;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优化培训体系,赋能乡村振兴,强化政策激励;实施人力资源服务增值化改革行动,健全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机制,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化集成改革,优化人才创业创新生态。要加强领导、注重统筹,组织领导一体深化、政策规划一体集成、破难解题一体发力、落地落实一体推进,构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工作新格局。

易炼红强调,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为我省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要以“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跃进”的精气神,直面复杂形势、迎难而进,政策支持更精准,经济调节更有效,宣传引导更有力;直面变革机遇、育新而进,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和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布局新赛道,开拓新市场,培育新增长点;直面激烈竞争、提质而进,抓高质量项目建设、高质量产业生态建设、高质量企业培育,以质量塑造优势、赢得未来;直面主体关切、革故而进,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通堵点、化痛点、破难点,充分激发市场经营主体活力;直面风险挑战、固本而进,筑牢社会治理“底座”,夯实金融风控“底板”,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奋力实现开门红、季季旺、全年胜。

王浩强调,各地各部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本次会议部署要求,围绕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抓落实,牢固树立“大人才观”,培养、引进、用好各方面人才,不断把浙江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改革发展的胜势;围绕服务保障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深入实施“十项重大工程”抓落实,一体加强人才支撑、人才导向、人才措施,坚决破除各类体制机制障碍,让“三支队伍”在浙江现代化先行中大展身手、大放异彩;围绕“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抓落实,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千方百计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为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当前要扎实做好一季度“开门红、开门好”工作,全面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积极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返岗服务,确保应复尽复;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盯牢“千项万亿”工程进度,进一步掀起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的热潮。要全力推动工业平稳运行,坚持“以调促稳、以稳保调”,加强对重点市县、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指导服务,做好计划竣工项目投产达产工作,进一步巩固工业回升向好态势。要着力稳外贸优外资,持续打好“稳拓调”组合拳,大力推进“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着力扩大中间品贸易,做优做强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充分挖掘跨境电商出口潜力,招引一批重大制造业外资项目。要继续做好交通物流保障特别是春运工作,科学调度铁、公、水、空运输资源,做好客运枢纽场站、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运力投放和组织,加强宁波舟山港运力调度,优化港口生产组织,确保物流畅通和供应链稳定。要积极争取和用好国家政策,推动我省“8+4”经济政策体系精准实施,切实发挥政策的引导保障作用。

02易炼红:聚力抓好关键性、战略性、牵引性重大问题,以浙江的“稳”“进”“立”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新的一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新定位新使命,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地瓜经济”提能升级等三个“一号工程”,大力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等“十项重大工程”,稳增长提质效、打基础利长远、除风险保安全,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指导性要求。“稳”是大局和基础,“进”是方向和动力,“立”是目标和追求,必须系统推进、协同发力、抓好落实。一要夯实稳的基础。这个“稳”,是主动的稳、积极的稳、进取的稳,是着眼于并立足于进的稳,是改善市场预期的稳,是增强内生动力的稳,不是被动的、消极的、守成的稳。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全力以赴稳经济、稳预期、稳就业、稳外贸、稳社会,不断巩固扩大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要旗帜鲜明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二要激发进的动能。这个“进”,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进、高能级改革开放的进、高层次产业升级的进、高品质民生改善的进、高效能社会治理的进。要持续打“创新牌”、吃“改革饭”、走“开放路”,谋划实施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使经济发展含金量更高、驱动力更强、可持续性更显、共同富裕成色更足。三要提升立的实效。这个“立”,是新发展格局之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之立、有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之立、生态文明绿色低碳转型之立、全方位国家安全保障机制之立,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整体转变发展方式之立。要有力有序推进守正创新,加快构建有利于引领和保障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持政策聚焦稳增长。强化政策统筹,多出台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不出收缩性政策,迭代升级经济政策体系,确保同向发力、汇聚合力。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安排“千项万亿”重大项目1000个以上、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以上;拓宽民间投资领域,推动社会资本“想投、敢投、放心投”。着力扩大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打造新能源汽车最优消费生态省。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组织境外拓市场团组1000个以上,争取招引落地1亿美元以上外资大项目20个以上,创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数字贸易示范区。

坚持创新引领抓转型。继续在创新上下“怎么也不为过”的功夫,聚焦突破性创新,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新赛道、抢夺制高点,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贯通,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上求突破。整体推进高能级科创平台打造、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层次人才培育集聚,充分发挥10家省实验室特别是之江实验室引领示范作用,深入实施“鲲鹏行动”,争创国家科技人才试验区。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在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求突破。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打造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建设,在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上求突破。坚定不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迭代“亩均论英雄”改革,推进传统产业生态化和新兴生态产业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增动力。进一步谋深攻坚性改革和提升性开放,努力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聚焦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实施一批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大力弘扬“四千精神”,持续做好民营经济政策落实,把浙江民营经济金名片擦得更亮。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便利外籍和港澳台人员来浙,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提升枢纽节点功能,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推动境外高端产业、创新成果、高端要素回归浙江;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推动数据跨境流动,更好畅通双循环、促进内外联动。

坚持共同富裕惠民生。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以高质量发展支持高品质生活,努力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稳就业促增收,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加快构建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深化推进“扩中提低”行动,拓宽增收渠道,推动财产性收入增长。优服务促均衡,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推进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加快打造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和优质专科医院;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保基本兜底线,推动基本养老保险提标扩面,开展社会福利制度完善行动,加快县级社会救助联合体标准化建设。

坚持全面统筹强协调。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彰显特色优势、全域协调联动的发展格局。强化区域一体拓空间,加快建设世界级大湾区,唱好杭甬“双城记”,集成提升建设战略性引领性的重大发展平台,迭代建设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金衢丽三大现代产业带,深化山海协作工程,加强东西部省市对接合作。强化陆海统筹兴海洋,实施海洋经济倍增行动,扎实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加快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在国家战略性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发挥浙江的独特作用。强化城乡协同促融合,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画卷;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探索现代文明强文化,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浙江精神,赓续传承历史文化和“红色根脉”,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