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促进部下沉社区志愿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没有誓师会,没有请战书,听到组织召唤,投促部毫不退缩调派志愿者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各位志愿者化身一线战斗员积极配合社区做好卡点值勤、宣传引导、核酸检测、排查管控等工作,增强社区战“疫”力量,缓解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压力,为连日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争取休息时间,充分发挥社区卡点“第二道”防线作用,与基层联防联控,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封感谢信,纸短情长
5月8日,投资促进部下沉志愿者们收到了涵玉翠岭社区居委会这样一封感谢信,这封信记录了投促志愿者们在涵玉翠岭社区支援疫情防控的日夜坚守和辛苦付出。
6:00,天刚亮,下沉志愿者们已经在涵玉翠岭社区居委会集合就位,清点物资、搭建场地、联系人员......做足准备工作,拉开了每日的核酸检测序幕。
7:30,望着逐渐排起的长队,感受着近30度的高温,今天又是一场“硬仗”。
9:30,一天内完成了3000多人次的核酸检测,对于“大白”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从早上检测开始,奋战一整天的他们仍在整理今天的样本,不喊苦喊累,劝都劝不回;还有的同事,已经累得直接躺在地上,稍作修整后继续投入“战斗”中……
进入封控单元挨家挨户上门核酸检测,登记、扫管、扫码,除了专业的咽拭子采样,其他工作全部熟练掌握。他们深知,这有很大的被感染风险,但是他们更清醒的明白,作为志愿者、共产党员,必须时刻冲锋在前,为了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必须高标准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那一瞬间,她心里还挂念着社区的检测工作
4月28日早上六点,经过了两天两夜连轴工作后,下沉志愿者蒋珊在赶去社区支援的途中突发交通事故……
慌乱之余,蒋珊第一时间联系了下沉社区工作组组长,她最先考虑的却是无法按点赶到社区支援,还在为不能为同事分担今天的检测任务而自责道歉。
那一瞬间,在公与私的天秤上,她还是毅然选择了工作岗位。在急急忙忙处理好事故问题后,她毅然出现在了社区核酸检测点位,真正做到了“舍小家、顾大家”。
特殊的日子,和你们一起度过
5月5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但对当天过生日的下沉志愿者李文强来说,却是个特别的时刻。在涵玉翠岭社区核酸检测采集点上,“临危受命”的他过完了人生中一个不平凡的生日。
没有鲜花,没有蛋糕,没有亲友的举杯相庆,也没有精致的礼物。当天晚上九点半,忙碌完一天的疫情防控工作后,李文强边吃饭,边浏览手机里朋友们发来的祝福。看到一条条加油、鼓劲的真挚留言,李文强骄傲的表示“作为志愿者,能用实际行动与大家一同“抗疫”,这个生日将是我人生中最特殊、最难忘、最有意义的生日。”
宝贝爸:老师布置的作业及时发过来,我好给帅哥检查。
左新鑫:姥爷辅导的很好啊,全对了,而且朗读很好呢,比妈妈辅导的好。
宝贝妈:我今天给他做的蘑菇炖鸡,帅哥吃了好多,晚上在我这睡,他说行,放心吧,自个儿注意安全。
左新鑫:好的妈,辛苦了。
老公:我今晚在万科金域协助做核酸检测,你能回去吗?
左新鑫:回不去,我也在社区,孩子在爸妈那里,安心工作吧。
这是下沉志愿者左新鑫与家人的对话,她和丈夫都是高新区工作人员,均在第一时间被委派至社区帮助工作,两人没有一句怨言,尽力安排好家中事情,以舍小家,守“大家”的精神,投身战“疫”,并肩作战。
“请问您是几号楼几单元几零几、您的姓名和身份证号是?”“您好,无智能手机需要登记一下信息”“您好,请戴好口罩,配合测量体温……”这是作为卡口志愿者每天每时每分都要重复的话语。
4月27日晚五点到达贤文社区,再次看手机时已是凌晨1点了......左新鑫、孙莎莎、崔倩倩三位同志身穿一级防护装备,在管控小区昏暗的灯光下,没有喝一口水、没有一刻离开,就这样耐心的与社区居民一遍遍、一趟趟的近距离交流着,安抚着情绪、保持着秩序。足足8个小时,嗓子哑了、眼睛模糊了、腰腿酸痛了,11栋楼,几千户居民,贤文社区第五党支部及这几个女孩高效的完成了任务。
因为贤文社区是临时管控区,除了协助核酸检测、查封封控楼,办事认真细腻的三个女孩还担负起外出就医、高三复学、各类考生赴考离区手续的办理。每一个急于外出的居民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有的他们需要按照防控政策悉心劝导,安抚情绪,就地解决或劝其返回耐心等候,有的他们上门服务,快速办理,就为了让外出就医人员能够赶快医治,高三复学的孩子能够提前到校。炎炎夏日下,身着防护服的她们需要在三个小区中来回奔波,悉心对居民讲解当下的外出政策,任凭汗水浸湿了衣服、模糊了防护面罩也毫无怨言;有时小区里磕着碰着的孩子和大人,不方便外出就诊,便到社区居委会来,她们为其伤口消毒、包扎,提供救急医疗包;临近考试,面对因无法打印检测报告、准考证而焦虑的家长学生,她们便成为贴心小姐姐,耐心疏导、积极服务;被管控单元居民疯狂购物时,三个小姐姐又变身短道速递员,为居民扛水扛面,并且时刻紧盯单元门口,“不漏一人”,坚决防止管控人员外出......
在社区工作的这些天,累是累了点,但作为疫情防控工作默默奉献的一份子,她们于细节处用真心,于榜样里汲力量,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最终胜利贡献自己最大力量。
另一队汉峪片区社区,陈传锋同志带领郑琴、王坤两名同志前往“报到”。陈传锋同志的孩子今年即将参加高考,在家学习压力巨大;郑琴同志和家人均处在防疫工作一线,留孩子一个人在家上网课;王坤同志的孩子才3岁,更要经常闹着找妈妈。但是同志们放下了家庭的各种困难,舍小家、为大家,全力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化身疫情防控先锋“战士”,穿上“大白装”,当起“信息员”、“秩序员”,带头筑牢社区疫情防控战线。
下沉期间,他们来到玉兰社区封控区,配合医护人员及各部门给封控区做全员核酸检测,分别担任起维持秩序、扫码录入信息、协助医护人员准备试管、收发检测试剂等工作角色,一坐下来就是六七个小时,每天配合近2000人的核酸检测工作有序完成。由于身穿防护服,上洗手间不方便,为不影响工作进程,大家尽量避免饮水甚至用餐。由于户外条件有限,夜晚光线太弱,即使社区拉电挂灯保障光源,夜晚工作也比白天困难的多。
4月28日早上六点,接到门岗执勤工作任务,他们又全面投入到人员出入管控、小区生活物资快递配发等服务中。快递人员统一把外卖、包裹送到临时管控社区门口取货缓冲区,防疫人员进行消毒措施。双方在小区门口缓冲区完成货物交接,一方面确保交接安全,另一方面保证货物交接秩序,保证物资充足并有序进入临时管控区。在此期间居民们都非常配合,并且主动为下沉人员送来热水,提醒大家注意休息,说着感谢的话。在这样的场景里,这声“谢谢”格外厚重。
“请下楼做核酸检测”“请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抗疫日常与沙哑喉咙的“喊话”是多少个日夜的缩影。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他们没有退缩,却毅然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全面参与、一起奋战、共克时艰。
在高新区四季园社区核酸检测点现场,也一直坚守着投促人的身影。4月26日凌晨四点多,接到下沉四季园社区的紧急任务后,崔鑫、王艺霖、张巍、李霄四人迅速赶往社区报到。他们快速熟悉岗位要求和操作流程。从那天开始,投促大白们的身影就出现在核酸现场的各个岗位中,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对辖区内的2400户居民进行核酸检测,解答居民问题,缓解居民焦虑情绪。下沉的第三天,哪户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哪户有生病卧床的病人,这些社区居民的情况他们都基本掌握,并挨家挨户为他们上门做核酸。在核酸现场,投促大白们更是熟练地录入健康码信息并进行核对,连续几个小时的登记结束后,身体也因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而僵硬酸痛不已。由于防疫物资紧张,一件防护服穿上了就不敢再脱下来。
而疫情最严重的那一周,他们连家也不能回,由于所住小区是临时管控区,结束工作后只能回到单位休息,一张简单的行军床,一套简单的洗漱用品连续住了好多天。但从未听到他们一句抱怨,还打趣的说“这样的集体生活,有种回到学生时代”。在他们看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应该的。
“阿姨,我准备的棒棒糖送给你们,你们辛苦了”在四季园社区的逸士园核酸检测点,一个可爱的小朋友害羞的给正在工作的防疫人员递来了她的“小小礼物”。她们说“在这个时期,小朋友暖心的话和棒棒糖,让我们很感动,也是对我们这么多天以来工作的肯定,原来我们的付出和努力大家都有看到。”
“喂,媳妇儿,我刚刚接到通知,要去孙村支援防疫工作了,你在家照顾好孩子。”
“好,你在现场一定要注意防护,多注意休息啊”
这是下沉社区防疫的崔鑫和家人的对话,原本就在社区连轴转的他,临危受命,接到前往孙村封控区支援防疫的紧急任务。他第一时间和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并交接好手头社区防疫工作,简单收拾行李后赶往了孙村街道。他知道,孙村那边的疫情更为严峻,那里更需要他的支援。
有人说疫情偷走了我们三年时光,但也有人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的重任既然落到了我们肩上,就必须得扛起来。”打赢这场战“疫”,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