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3517573390/2018-00143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 成文日期: 2018-11-12 发布日期: 2018-11-12
- 发布机构: 济南市投资促进局
- 标题: 院士专家献策 信息技术助力济南新旧动能研讨会干货满满
- 发文字号:
初冬时节的泉城济南,水清泉流,群贤毕至。
12日,信息技术助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高端研讨会举行,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峰出席。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电子学会、百度公司等众多知名专家学者齐聚泉城,围绕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热点话题分享观点,为济南市信息技术的提升和发展建言献策,共商合作发展机会。
信息技术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有哪些建议?
人工智能助力新旧动能转换,首先,一定是要做好政策的创新。“今年7月份,济南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规定,在全国是比较创新的,做得比较好的。”百度公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林莉建议,新旧动能转换不仅仅是技术和应用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技术、制度的创新,要能跟上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步伐。
中央电视台原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认为,济南三产产业接近60%,这样的布局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三产产业里头,信息技术实际上是三产里头最主要的核心方面。”他表示,实际上,包括济南工业制造在内的架构都是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为新旧动能转换创造非常多的着力点。
济南有非常好的软件应用的基础。丁文华建议,如果能在这一块,打造出全国的样板,形成工业互联网的生态范围,且济南市能从应用开发、工业实践等进行政策配套,整个产业将能很好地创新升级。此外,他还从培植产业发展氛围、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等方面为济南市信息技术产业建言献策。
信息技术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尹丽波认为,其中很大一块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技术,助力了制造业、工业等产业的发展。对于济南市来说,高端制造业将是其中重要的发展方向。而使信息技术互联网和工业更好的融合,将是促进济南市工业发展、经济发展,提升济南新旧动能转换,非常重要的一条路径。
此外,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张宏科、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谢冰、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孙毓忠、中国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张勇东、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海霞分别从互联网技术、软件定义的未来世界、新技术落地、打造人工智能工程实验室、将柔性制造引入工业制造等层面为信息技术助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给出观点建议。
信息技术助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有哪些期待?
山东省产业基础雄厚,在新时期率先开展了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济南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新旧动能转换实验区的先行者,先试者和排头兵,积极开展了智慧新城建设。中国电子学会党委书记张宏图表示,相信以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相关新应用,在济南还将继续结出丰硕的果实。
济南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战略里面是一个很重要的引擎,济南有非常好的文化底蕴、有非常好的区位优势、也有非常好的产业政策……百度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赵承表示,相信不久的济南,不仅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样板,也会成为国家新经济的样板。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宽带数字媒体实验室主任戴琼海院士、百度公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林莉,还分别以《从脑科学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为题,做了主题演讲。
预计2020年
信息技术产业将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杨峰在致辞时表示,济南是一个产业体系完备的城市,近年来根据济南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省委省政府聚力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先进材料、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医疗康养、文化旅游、科技服务等十大千亿级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十大产业目前已呈蓬勃发展之力。
在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浪潮集团服务器市场占有率已稳居全球第三;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全部采用自主芯片研制的新一代神威系统已经正式落成启用;在量子科技方面,济南首个商用量子通讯专网,去年在济南投入使用;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全面升级;全国首个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济南成立;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两大优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已双双突破30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据山东省半壁江山,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新兴技术产业链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销售收入占比总量占全省的51%,居全省首位。今年一到十月份,济南市信息技术产业主营收入达到了2300亿元,软件信息服务业同比增长10%,电子信息制造收入同比增长了11%,高端服务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增长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据悉,按照相关规划,预计2020年,济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将明显提升,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新支柱和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